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毒裁者 (Sicario)

39
影片: 《毒裁者》(Sicario)
導演: 丹尼斯維爾諾夫 (Denis Villeneuve)
日期: 23/10/15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4

以墨西哥毒品為題的電影不少,《毒裁者》則顯得特別冷峻。

一開首在大屋搜出大量屍體,再來一個機關大爆炸,佈局已經不簡單。劇情敘事以三線發展, 包括FBI探員KATE, 墨西哥警察及身分神秘的Alejandro。有趣的是劇情一步步推進,但對下一步或每一個任務仍然是未知,令一步步走入虎穴的主角KATE,倍感危險。 KATE以為可以逐步弄清,結果卻更被蒙在鼓裡。墨西哥警察一條故事線也有趣,一直看不到與主線故事的關係,看似平常的生活,卻隱隱感到暗藏殺機。到最後墨西哥警察一線才與主線故事接上,立即換來殺身之禍,充分表現出在販毒社會,市民的脆弱。

《毒裁者》全片完全沒有正義,甚至是以黑制黑,代表正義KATE最後也被迫放棄。片尾一班踢球小孩,對於槍聲習以為常,只有一份無奈。


評分: 7分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海街女孩日記 (Our Little Sister)

38
影片: 《海街女孩日記》(Our Little Sister)
導演: 是枝裕和 ( Kore-eda Hirokazu)
日期: 8/10/15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9

一次非常平淡但細膩的心靈之旅. 因為父親離世, 因而令同父異母的女兒與三個姊姊相遇, 變成了一家四姊妹的家庭.

喜歡《海街女孩日記》的輕. 無論是生死, 像父親與飯堂阿姨的喪禮,或是感情, 像大家姐與同事男友, 或是親情, 像三姐妹對來自異母的細妹, 都是輕淡但卻有味道, 沒有煽情造作. 劇情對白處理非常好, 很多時留有伏筆, 大家姐憎恨有第三者的父親,但自己卻成了別人的第三者. 攝影帶點小津安二郎的味道, 把家與家人的關係表現出來. 還有鐮倉的風景, 也非常漂亮, 無論是櫻花隧道, 山上遠眺, 或是海邊漁港, 都有一份清新的氣色.

《誰知赤子心》, 《奇蹟》,《誰調換了我的父親》還有《海街女孩日記》, 都以小孩年輕一代為重心. 不同的觀點角度, 各有不同的味道, 但都對未來帶來希望.

評分: 7.5分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香港三部曲 (HONG KONG TRILOGY)

37
影片: 《香港三部曲》(HONG KONG TRILOGY)
導演: 杜可風 (Christopher Doyle)
日期: 8/10/15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10

很多人誤以為《香港三部曲》是紀錄了去年的"雨傘運動". 若以先入為主, 必定會感到失望, 因為這其實是一個關於香港人的故事.

片中分成三個段落: "Preschool",  "Preoccupied "及"Preposterous", 從而構成三部曲. 《香港三部曲》 說的其實是夢想. "Preschool"是夢的發芽, "Preoccupied"是夢的實現, 而"Preposterous"是夢的永不言敗放棄. 無論是John Lennon既 "Imagine",  希望獲得父母愛的男孩, 希望諸神能拯救哥哥的女孩, 希望改變命運的風水師, 希望找到愛的青年男女, 希望找到自我空間的酒吧老闆, 希望在城市種出植物的農夫, 希望找回愛的老中人們, 還有希望香港能有真民主的一班人......香港之所以成為香港, 便是有這班有夢想的香港人.

論電影本身, 仍有很多不足,   "Preschool"有失焦問題,  "Preoccupied "則過分著重"雨傘運動", 最後一段"Preposterous"最好, 特別是影像設計與剪接都不錯.

有幸為這部電影作了一點金錢上的支持, 亦是為了支持香港與香港人的夢想.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共勉之.

評分: 7分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火星任務 (THE MARTIAN)

36
影片: 《火星任務》(THE MARTIAN)
導演: 列尼史葛 (Ridley Scott)
日期: 6/10/15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列尼史葛繼《普羅米修斯》之後, 再次帶來一次太空探險之旅. 這是另一次的魯賓遜飄流記, 一個看似觸手可及的火星, 原來卻是那麼遙遠, 那麼孤立無助. . 《火星任務》先讓人聯想到《星際啟示錄》, 因為兩者都是麥迪文演的太空人. 另一部讓人聯想到的是《引力邊緣》, 因為都是太空人被滯留太空的故事.

《火星任務》與《星際啟示錄》相似的還有兩者都著重科學的真實性, 《火星任務》片中運用了大量科學知識, 去建構整個流浪與拯救的故事, 因此劇情很扎實豐富. 《星際啟示錄》說愛可以打破時空, 《引力邊緣》強調因果,  《火星任務》則簡單地說了人要有希望. 論層次是比不上《星際啟示錄》, 論藝術性及內心世界描寫也不及《引力邊緣》, 但《火星任務》透過孤立的太空人, 透過一連串的挫敗與挑戰, 透過一連串的振作與解決問題, 肯定了的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與進步的原因.

很多人不喜歡中國航天局的部分. 那個拍馬屁是明顯的, 但我覺得在表示"友好"的同時, 至少總算是合情合理, 畢竟現今能有截人升空科技的國家不外乎中美俄, 這不減《火星任務》的娛樂性.

評分: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