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夜香・鴛鴦・深水埗 (Memories to Choke On, Drinks to Wash Them Down)

  32


影片: 《夜香・鴛鴦・深水埗》(Memories to Choke On, Drinks to Wash Them Down)
導演:梁銘佳、Kate Reilly(Leung Ming-kai, Kate Reilly)
日期: 25/11/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夜香・鴛鴦・深水埗》由三部劇情短片及一部紀錄短片組成,帶有濃厚的本土情懷。

《出城記》劇情關於患有腦退化症老人家要與外藉女傭外出。一方面女傭要想辦法避免老人家外出,另一方面在過程中妙談往事,詼諧幽默,而且對白內容有首尾呼應,簡單而有變化。

《玩具故事》充滿懷舊情懷,借兩兄弟在懷舊玩具店中的對話,道出從前生活的點滴,及重情的人文生活。

《鴛鴦》是三部短片中最吸引一部。一個港男帶着外國女子四處品嘗香港地道美食,表現出對香港的熱愛,而當中又微妙地拍出一份曖昧的關係。而當香港人打算到美國,外國人打算到北京,又帶出另一層隱喻與矛盾。

《It's gonna be fun》紀錄了選舉素人出選的心路歷程。競選的過程並不容易,但為着一份求變求出路,硬着頭皮去面對。最後雖然最後未竟全功,但看到新一代如何勇敢努力追求理想與將來。

評分: 7分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無聲 (The Silence Forest)

 31


影片: 《無聲》(The Silence Forest)
導演: 柯貞年(KO Chen Nien)
日期: 20/11/20
影院: Cinema City朗豪坊
座位: I6

劇情是真人真事改篇,一間在台灣的聽障人士學校,數百名學生被欺凌及性侵犯,被揭發後讓人看到制度的問題與人性的黑暗。

 《無聲》拍得寫實細膩,實感很強。開始時這間學校看似一切安好,每個同學都開開心心,但是主角漸漸發現平靜背後似乎隱藏著一些秘密。原來每個學生平常外似純真乖巧,但背後卻有黑暗的一面,不斷對其他同學進行欺凌與侵犯。事件之所以不被揭發是大部分受害者人因為害怕被排擠,選擇沉默面對,甚至被迫加入成為欺凌者。但另一方面問題是即使校方知道,也息事寧人,怕影響校譽,變相助長侵犯事件。劇情發展下去,亦揭開了惡魔主腦本身原來也是受害者的悲劇。

 《無聲》讓我們看到弱勢社群的無助,有時不單單只是被歧視,而是得不到應有的援助,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正常人的機會與待遇。

評分: 7分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新聞守護者 (Mr. Jones)

30


影片: 《新聞守護者》(Mr. Jones)
導演: 安格尼茲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
日期: 17/10/20
影院: 荃灣百老匯
座位: L13

真人真事改篇,主角Gareth Jones原是英首相外交顧問。他一直跟進蘇聯不合理的支出財政狀況,在被辭退後打算訪問史大林問個究竟,但來到莫斯科後卻發現真相被掩蓋,於是決心深入虎穴去調查,揭開真相。

《新聞守護者》展示了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大眾認知如何被新聞媒體所支控及扭曲。雖然這發生在數十年前,但即使在今天面對各種政治壓力下的香港,亦令人感到共鳴。主角親身去到烏克蘭,親身經歷飢寒交迫,表現了為了追尋真相所需的毅力與勇氣。最諷刺的是回國後,他報導的事實被否定,亦令他要歸隱故鄉。

比起其他關於新聞記者的電影,《新聞守護者》未算是非常出色,但片裡表達在極權下努力追求真相的訊息,對捍為新聞自由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啟示。

評分: 7分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整容液 (Beauty Water)

  29


影片: 《整容液》(Beauty Water)
導演: 趙慶薰(CHO Kyung-hun)
日期: 16/10/20
影院: 英皇荃新天地
座位: F6

這部韓國動畫可謂現代版《怪談》,以韓國最出名的整容為題,是部非常奇幻的作品。劇情是一名一直被人取笑外貌身形的女子,接觸到這神奇整容液,從而一整不可收拾。

「整容液」這整容方式非常天馬行空,只要一浸皮膚,便可像泥膠般隨意塑形,可加可減,新奇有趣。我最欣賞是雖然是一部動畫,但劇本創作有水準。劇情設計曲折離奇,不斷有轉捩點,當你以為事事順景,卻又轉變出驚喜,不斷在希望與失望之間變化。後段女主角越整越失控,不但搞出人命,更越來越驚心。結局更是意料之外,不過我覺得一下子太神化,最後十多分鐘推進轉變太急,亦跳出了原來的規則,令人覺得是稍為有點失控堆砌了。細節亦未能自圓其說,像是其實沒必要花多個月去舖排結尾這一場事件。

關於整容電影都不少,韓國電影中我便記得金基德的《欲望的謊容》。而這部《整容液》,雖未算完美,卻充滿異色,既天馬行空亦有細緻心理描寫,絕對是令人深刻的一部。

評分: 7.5分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電影多啦A夢:大雄之新恐龍 (Doraemon the Movie: Nobita's New Dinosaur)

 28


影片: 《電影多啦A夢:大雄之新恐龍》(Doraemon the Movie: Nobita's New Dinosaur)
導演: 今井一曉(Imai Kazuaki)
日期: 1/10/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C10

不知不覺間,原來多啦A夢(叮噹)已面世50年。少時的我愛看它的劇場版,現在換成是自己的女兒愛看了。

印象中以廿前已經有以恐龍為題的多啦A夢劇場版,翻查資料便發現第一部劇情版便是《大雄之恐龍》,所以以《電影多啦A夢:大雄之新恐龍》作為五十周年紀念是別有意思。今集劇情是大雄發現恐龍蛋,之後一眾人回到恐龍的時代歷險,像是到了「侏儸紀公園」一樣。劇情上不算有太大驚喜,不過一如以往地,多啦A夢電影適合一家大細觀看,主題正面而又有娛樂性。

片中最有趣是可愛的恐龍BB小Q小妙,十分討人喜歡。其次是關於生物進化論的概念知識,也可以給小孩一點科學訊息。


評分: 7分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吞上癮 (Swallow)

27


影片: 《吞上癮》(Swallow)
導演: 卡羅米拉貝拉戴維斯(Carlo Mirabella-Davis)
日期: 25/9/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一個平凡的女售貨員,一下子變成富二代妻子,住大屋到高級餐廳,像是女性夢寐以求的生活,卻是主角惡夢的開始。

女主角愛上吞異物,越吞越驚心。但導演拍得並不血腥核突,絕不噱頭化,而是拍得有格調,著重心理描寫,尤其主角的渴望與成功吞下異物的快感。另外,描寫主角與丈夫家人的關係亦不錯,特別是後來被家人發現怪癖後,表面看似關懷她的家人,實質只是為了她肚中的胎兒,處處監控她。而她與貼身保鏢的關係也有趣,不知不覺間產生了同情。

電影尾段解開女主角患上怪癖的原因,與她身世有關,一切源於不甘於被平庸被無視被控制,因而產生這自我身分確認的行為。最後主角亦終於脫離枷鎖,活出自我,自主命運。

評分: 7.5分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麥路人 (I'm livin' it)

26


影片: 《麥路人》(I'm livin' it)
導演: 黃慶勳(Wong Hing Fan)
日期: 22/9/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F5

自多年前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後,便逐漸出現了以此為家的「麥難民」。《麥路人》拍的便是關於一班在麥當勞留宿的人的故事。

主角郭富城飾演一位本是有錢有地位的金融才俊,因破產與坐監後流落為其中一個「麥難民」。他不顧身分,努力賺錢,更無私地幫助身邊的「麥難民」。而片中其他各人亦各有故事,重點是大部分都要與家人分離。有趣的是這班無血緣關係的人,關係卻親與家人一樣,互助互愛,在快餐店內建立了一個「家」,有點兒像《小偷家族》。

《麥路人》拍出家家有本難諗的經,強調自強不息的獅子山下精神,是部有心的作品。不過雖然誠意是可嘉,但我卻不喜歡。最主要是劇情著意製造悲情,弄得大部分人都下場悲慘,太過份堆砌煽情。整體來說是太戲劇化,而欠缺寫實感。

評分: 7分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天能 (Tenet)

 25


影片: 《天能》(Tenet)
導演: 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
日期: 21/9/20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G7

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的新作,繼續他愛扭轉時空的風格。戲情其實簡並不複雜,就是特務瓦解恐怖份子的陰謀,但在時空交錯的空間與剪接,形成緊張新穎的一部電影。

逆向構思當然是一個大膽複雜的想像,當中很難完全自圓其說,但整體設定算是通順可理解。《天能》最出色當然是剪接,把順時與逆時兩個時空巧妙地接合呈現,尤其是兩個時空重疊所
出現,像是主角遇上未來的自己便很有趣。而在時空不斷推前與倒回下,逐漸地解釋了來龍去脈,增添了戲劇的推理性與追看性。我本以為會利用逆向子彈或逆向物件製造更多有趣的槍戰交手場面,不過卻未有出現,這一點是有點兒失望。

基斯杜化路蘭善於突破類型電影,像探討人性的《蝙蝠俠》英雄電影三部曲,以科幻電影去談論愛的《星際啟示錄》,還有突破敘事結構的戰爭片《鄧寇克大行動》。相比起來《天能》這部特務電影是充滿娛樂性,但層次與深度卻稍為遜色一點。不過,充滿創意與可能性,仍會是基斯杜化路蘭電影中其中一部經典。

評分: 7.5分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致莎瑪︰敘利亞家書 (FOR SAMA)

24


影片: 《致莎瑪︰敘利亞家書》(FOR SAMA)
導演: 娃迪艾嘉塔、愛德華屈斯(Waad al-Kateab, Edward Watts)
日期: 6/9/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D4

這是一部以第一身出發的紀錄片。主角兼任導演,以她的角度記錄著敍利亞發生的軍事抗爭,人民生活的實際慘況。

《致莎瑪︰敘利亞家書》帶給觀眾一個強烈真實的戰爭經歷。一般人對戰爭的概念只有是新聞片的遙距片段或是戲劇化的電影,但本片卻是從身處戰亂城市內第一身去讓大家看到真實的實況,那實感是讓人透不過氣。諷刺是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每天都與死亡擦身而過,但他們卻仍努力生活,甚至在一瞬點的安寧中苦中作樂。

片中大部分時間都聚焦在醫院,記錄著生離死別。其中一名嬰兒出生本已沒有生命跡象,但在醫生的努力下被救回,可以說是一次活生生的奇蹟。另外,導演特別著重小孩的角度,多次從小孩眼中與口中去表現戰爭下的生活,像是失去弟弟的哥哥、看著好友一個個離開的男孩、甚至對轟炸處之泰然的導演女兒,戰爭在天真的他們眼中顯得格外無情。

在被圍城與生死一線,導演與丈夫仍甘願冒生命之險,選擇堅守至最後才離開,可以看到他們對那地方的愛有多深。跟現時很多面對去留問題的香港人,也帶來一份共鳴。

評分: 7.5分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屍殺半島 (Peninsula)

 23


影片: 《屍殺半島》(Peninsula)
導演: 延尚昊(Yeon Sang-Ho)
日期: 28/8/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D14

香港戲院又再重開,頭陣上映的新戲中,最具人氣的是延尚昊《屍殺》第三部的《屍殺半島》。

劇情設定是喪屍病毒爆發後,南韓完全孤立,究竟狀況如何無人能知。這有點像是另一經典喪屍《廿八日後》與《廿八周後》的設定。

整部電影基本上是不斷堆砌打喪屍、逃生、追逐等情節。但可惜是作為喪屍電影,卻做不到那驚嚇緊張的效果。今集劇情上沒有驚喜,甚至是空洞得沒有戲劇可言。其實劇本上有很多地方做得更好,例如主角姜棟元逃離韓國四年後,接受尋金任務重回韓國,在表面為金錢的任務回國,背後便應設計出更深一層的原因。另外,我覺得最不足的是劇本上放棄了人物角色的描寫,每一位角色都是模糊薄弱,以至嘗試去製造的犧牲情節也沒有半點觸動感人。

從《屍殺前傳:首爾站》、《屍殺列車》到《屍殺半島》,三部電影中,這部製作成本最高,但可惜卻是最失望的。《屍殺半島》唯一一點訊息就是喪屍不是最可怕,最可怕反而是人性本身。

評分: 6.5分

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

幻愛 (Beyond The Dream)

22

影片: 《幻愛》(Beyond The Dream)
導演: 周冠威(Kiwi Chow)
日期: 13/7/20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G19

多年前周冠威的短片《樓上傳來的聲音》覺得拍得出色,想不到多年後,導演以此短片作為引旨,再發展成一個更複雜的長片故事。

《幻愛》開首三十分鐘左右的劇情基本上與《樓上傳來的聲音》大概相似,拍有思覺失調的男主角與幻覺中的女孩拍拖,疑幻疑真。有趣是劇情未有如短片中因發現事實而完結,反而變成了一個兩生花的故事。我最欣賞導演把那愛情中若即若離、真實與虛幻、欺騙與真愛等的感覺掌握得很細緻。至於精神病的題材,導演處理得有角度而又輕輕的,不像《一念無明》的沉重。整部電影來說,是奇幻,而卻又實在。另一出色之處是導演著重本土味道,特別是輕鐵的場景,有詩意之餘亦非常有特色。

高先發行的《叔叔》、《金都》與《幻愛》三部香港電影中,以這一部《幻愛》最出色,亦是今年暫時最佳的香港電影。

在看畢本片後,政府又再因疫情關閉戲院,又未知要等多久才可以再到戲院看電影。

評分: 7.5分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1/2的魔法 (Onward)

21

影片: 《1/2的魔法》(Onward)
導演: 丹史格倫(Dan Scanlon)
日期: 25/6/20
影院: The Sky
座位: G17

疫情後甚少帶小孩到戲院,疫情稍緩和及有動畫電影,便帶小孩來看電影來娛樂一下。

由迪士尼與彼得思製作的《1/2的魔法》,雖然不是像《反斗奇兵》般的大製作,但也是部有趣的作品。電影設定是世上是有魔法,只是逐漸被科技而淘汰,到現在變成沒有人懂魔法。最大膽應是令「半個」爸爸返生,變成看不見聽不到的半個人,烏龍百出而非常黑色幽默。為了完成魔法,兩兄弟展開歷險,歷險過程像《奪寶奇兵》。而弟弟努力練習魔法,則有點像《哈利波特》。

這歷險固然是成長之旅,強調要有自信。結局亦有出人意表,弟弟最終學懂了信任與捨己為人,溫馨感人。

評分: 7.5分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金都 (My Prince Edward)

20

影片: 《金都》(My Prince Edward)
導演: 黃綺琳(Norris Wong)
日期: 11/6/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F7

《金都》是指位於太子的金都大廈。太子區一直是與結婚有關商店的集中地,是差不多每對結婚人士必到之地,而金都商場便是其中一個地方。

這部電影說的是婚姻關係。片中女主張莉芳即將結婚,才發現自己原來仍是已婚狀態,加上對婚姻的懷疑,處於一種矛盾狀況。這個概念不錯,尤其是細寫關於女性對進求自主,不受婚姻家庭枷鎖的困難,可以感受到當中有不少是導演的個人真實感受。片裡有些細節亦不錯,最有趣是張莉芳與真名份假身分丈夫及真身分但沒有名分的未婚夫的三角關係。但描寫她的未婚夫是裙腳愛打機港男,合法丈夫則是一個追求自由來自大陸的暖男,我則覺得角則色太單面,欠一種寫實感與深度。

《金都》不失為一部有特色的港產片,但我看畢後內心的感受是有點矛盾,原因我覺得是片中的元素是有點過時。若拍於早十年應該是頗貼近社會狀況,但在今時今日,大陸人渴望成為香港人的情況似乎減少了,而在中港矛盾日增下,單面唱好中港關係亦似乎較難令觀眾產生共鳴。

評分: 7分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熱帶雨 (Wet Season)

19

影片: 《熱帶雨》(Wet Season)
導演: 陳哲藝 (Anthony Chen)
日期: 8/6/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6

《熱帶雨》是《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的新作。想不到相隔多年後,原來《熱帶雨》才是他第二部導演作品。

《熱帶雨》是關於一名女老師與男生的關係的電影。片中女主角是盡責的老師、妻子與媳婦,一邊工作教導學生,一邊打理家庭照顧移動不便的老爺,基本上是無可挑剔,唯一因為未能生下小孩而與丈夫疏離。年輕男生是陽光少年,好學有禮。可能是因欠父母照顧,而產生對年長女性的傾慕。

這部電影拍得含蓄而感性,把男女感情、夫婦之道、孝道、尊師之道等華人社會的道德概念表現出來,近乎是發乎情,止乎禮。熱帶地區上見突然出現而短暫的大驟雨,正是比喻主角二人馬一剎那的感情關係。結局當然是一個諷刺,一直以來苦苦追求不到,卻在無心之過插柳下得到。最後女主角亦決定放下傳統責任,自主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生活。

關於男生與女教師的師生戀電影,我自己印象最深是廿年前的《教室別戀》說因丈夫無能而與學生搭上,另外幾年前賈樟柯《山河故人》中張艾嘉的一段亦是女師男生戀。

評分: 7.5分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迷途花生醬 (The Peanut Butter Falcon)

18

影片: 《迷途花生醬》(The Peanut Butter Falcon)
導演: Tyler Nilson、Michael Schwartz
日期: 2/6/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1

一名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少男,被安排在老人療養院生活。他不甘一生被果老人院,熱愛美式摔角的他渴望逃離,展開新生活與冒險旅程。

這可以說是部半公路式電影,主角二人攀山涉水,要到達一個在錄影帶中不知是否存在的美式摔角學校。在今時今日這橋段難免有點牽強,因為只要上網一查便知情況。但若不深究下,這段歷程是有趣的,諷刺是兩人千辛萬苦走了幾天,其他人則駕著車輕易追上。

《迷途花生醬》不算是突出叫人眼前一亮,但題材勵志。片中的重心是鼓勵人不怕跳出安全區,努力追尋理想,活在當下。最後眾人到達目的地的「現實」,雖然與期望有落差,但也有驚喜。

評分: 7分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叔.叔(Suk Suk)

 17


影片: 《叔.叔》(Suk Suk)
導演: 楊曜愷 (Ray Yeung)
日期: 1/6/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叔.叔》是一部關於
年長男性的同性戀電影不多,題材不常見,以香港電影來說的話便更少。

有別於一般愛情的激情,片中的兩個男主角愛得內歛低調。表面上兩個都是有家室有子女的一家之主,但內裡卻藏著一份抑壓的情懷。二人都掙扎於是否要表露自己的性取向,而有趣是雙方的家人都似乎意識到他們的秘密,但卻又扮作視而不見,表現出同性戀問題在華人社會的倫理禁忌。二人由最初的曖昧,到後來能到對方家中短聚,找到自由空間表現真我。雖然他們做的只是做家常便飯的常事,但原來這一點也來得不容易 。

雖然細節上仍有改善空間,但《叔.叔》整體拍出一份細膩的愛情故事我更欣賞導演勇於挑戰,把這較冷門題材融入與主流電影。

評分: 7.5分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火口的二人 (IT FEELS SO GOOD)

16

影片: 《火口的二人》(IT FEELS SO GOOD)
導演: 荒井晴彦(Haruhiko Arai)
日期: 28/5/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1

《火口的二人》雖為情色電影,但獲得不少獎項。此片出色之處是描寫主角兩人的關係。兩人既是相愛,更從肉體上得到完美的交流,但兩人卻存著一種距離,原來這背後是一段禁忌之戀。這亦解釋了兩人為何沉迷於街頭野戰,因為這是對規條的挑戰,渴望突破禁忌。

整部電影拍得簡單聰明,場景不多,鏡頭大部分時間只捕捉主角二人,就連女主角未婚夫也沒有在鏡頭前出現。雖然如此,導演卻拍出生活的氣息,片中尤其多飲食場面,正所謂食色性也,因此飲食場面帶著微妙關係與暗示。

「火口」意指富士山口。導演把這個母題貫穿了整部電影,由開首的一張海報,後來的「災難危機」,以至最後一幕主角的「爆發」。透過這象喻,襯托出主角兩人那走在鋼線上隨時爆發的危險關係,同時又愛得轟烈。

評分: 7.5分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孤城淚 (Les Miserables)

15

影片: 《孤城淚》(Les Miserables)
導演: 賴卓‧利(Ladj Ly)
日期: 25/5/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F11

法國名著Les Miserables幾年前拍成音樂劇電影《孤星淚》。在返修例運動中,市民亦不時引用電影《孤星淚》的歌曲表達訴求。新版《孤城淚》上映,自然吸引不少觀眾入場。

劇情發生在法國一個黑人為主的市鎮,四處都有不少黑勢力。因為一樁涉及街童的失竊案,引起一連串牽連甚廣的風波。《孤城淚》最出色的是它的寫實感,拍出每個人生活的困境。雖然片中有關黑人,但重點不是種族問題,像片裡是黑人警察射傷黑人街童。片中的重點是權力如何影響人性,人如何不被權力所蒙蔽,如何可以去掙扎獨善其身。

片裡沒有必然的正確,每個人都有黑暗的一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唯有壓迫,才會引起有反抗。正如馬戲團的獅子只是被武力所暫時馴服,但卻總有掙脫反抗的一刻。

評分: 7.5分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醫生速遞 (A Good Doctor)

14

影片: 《醫生速遞》(A Good Doctor)
導演: Tristan Seguela
日期: 20/5/20
影院: 中環娛樂行
座位: D3

疫情稍為放緩下,看部輕鬆一點的電影。 《醫生速遞》劇情發生在平安夜的一晚,一個孤獨的到診老醫生,在平安夜沒有家人相聚的聖誕晚餐,獨個兒出診工作,卻與一個美食速遞員發生了一段有趣離奇的行醫經歷。

這是部正面輕鬆的輕喜劇。老醫生與美食速遞員,一老一嫩,風馬牛不相及,卻成為歡喜冤家,有趣的是兩人在一個普天同慶的晚上發生了那麼多奇怪驚險的經歷。速遞員代為行醫,遇上各種奇怪處境,時常撞板,過程惹笑,但總算化險為夷,有生老病卻無有死亡。過程中不但替老醫生修補與孫女關係,更令老醫生重拾行醫救人的使命感。

到診醫生在香港普不普及,所以未看過以此為題的港產片。外賣速遞的角色在電影中常有,但與醫生扣上也是新鮮的組合,尤其是疫情下美食速遞越來越普及,因此不難發掘更多新故事。

評分: 7.5分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無痛斷捨離 (Happy Old Year)

13

影片: 《無痛斷捨離》(Happy Old Year)
導演: 納華普譚容格坦拿列(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日期: 8/5/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6

這是《戀愛病發》導演的新作,今次不是單純的愛情故事,而是關於如何忘記與放下一段感情。

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要執拾清理舊物品的經歷,大多會發現自己保留了十多年前的物件,而面對繼續保留與捨棄的抉擇。《無痛斷捨離》的主角阿靜崇尚簡約主義,但矛盾的是自己家中卻是堆滿不少年少時的物件,好像每件也有著紀念價值。為了要進行裝修計劃,便要痛苦地拋掉物件。有趣的是阿靜想到了退回的辦法,不用丟掉去物件,又可以不再被物件纏身,而在退回別人物件中又出現不少有趣的情節。但是,否把物件退回,便可放下感情?感情是雙方的,你以為對方與你一樣眷戀著往事,原來對方可能一早已放下,痛苦的只有自己。其實選擇放下或放不下,關鍵往往是自己。

了無牽掛是否最好?生命是否應該只是看前看?這是讓人難以取捨的問題。我欣賞《無痛斷捨離》拍得充滿詩意,以輕淡的手法說著這個內裡是沉重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改善的是節奏可以稍稍加快一點,以及後段多加一點變化與驚喜。

評分: 7.5分

對不起,錯過你 (Sorry We Missed You)

12

影片: 《對不起,錯過你》(Sorry We Missed You)
導演: 堅盧治(Ken Loach)
日期: 8/5/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D4

因為新冠肺炎,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見證香港戲院第一次被勒令關閉,即使是當年的SARS也未試過。經過了多過星期後,今天戲院終於重開,戲院門外甚至出現人龍,似乎大家都掛念走進戲院去欣賞電影。

看了在戲院關閉前想看的《對不起,錯過你》。這片繼續是導演堅盧治拍攝低下階層的寫實生活。為了儲錢買樓給一家人生活,主角早出晚歸去做速遞員工作,努力被上司讚賞,但卻犧牲了丈夫與父親的角色,破壞了一家人的關係。他為了生活生計而做對的事,卻不是為家人做了對的事。若果《我,不低頭》是關放社會制度與生計的對立,《對不起,錯過你》則是關於生計與家庭的對立。前者尖銳地表達制度的無情,後者則感性地表現生活的無奈,包括主角雖然不斷努力修補家庭關係,但到最後亦被迫向生活低頭。

全片最諷刺的是主角與他的看護妻子,每天都努力工作去為別人服務,讓別人滿意,但到頭來卻未能令自己的家人生活圓滿。

評分: 7.5分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特殊人生(The Specials)

11

影片: 《特殊人生》(The Specials)
導演: 艾力.多倫丹諾、奧利維耶.拿卡殊(Eric Toledano, Olivier Nakache )
日期: 19/3/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8

《特殊人生》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篇,關於兩名照顧特殊照顧青年與兒童的機構負責人,如何在有限資源及面對被政府關閉壓力下,繼續努力去照顧每個有需要的人。

本片類似半紀錄片,沒有很強的戲劇性,而是寫實地拍出兩名主角照顧不同人的難題與其情況。有幾個個案都有趣,像愛拉動地鐵緊急停車掣的少男如何克服困難乘坐地鐵,又或是自閉的男孩如何開始與人接觸。身為照顧員絕不容易,接近是24小時的工作,連約會或抽煙的時間也未必有,而過程往往非如人意,會出現各樣問題。

《特殊人生》帶出的社會問題最重要,讓人關注在制度下一群被疏忽的人,片裡亦強調用心去溝通才是協助一班有需要兒童與家長的關鍵。

評分: 7分

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飢餓鬥室 (The Platform)

10

影片: 《飢餓鬥室》(The Platform)
導演: Galder Gaztelu-Urrutia
日期: 10/3/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9

《飢餓鬥室》被形容為《心慌方》與《恐懼鬥室》的混合體。我自己未有看《恐懼鬥室》,只看過《心慌方》,兩者相通之處是都是把人被困密室,不同的是《心慌方》的人是不自願被困,而《恐懼鬥室》是甘願受困。這是有趣的一點,為何有人自願被困密室,原來各有原因,有的是犯罪,有的尋找家人,而主角則是為了換取證書。

我欣賞《飢餓鬥室》的視覺出色,灰沉沉的密室加上無底的深淵,已經讓人不安,配以五星級的廚房與美食,形成一種諷刺的反襯。片中的批判意味甚強,如在困獸鬥的絕望環境下,為了生存人性與道德地線如何不斷被挑戰。一天前還是好友,一天後便成為無情的殺手。今天我們生處天堂,明天卻可活於煉獄。主角想突破困局,改變制度但在和平理性的手法失效下,唯有也要以暴易暴。片中沒有政治潔癖,強調眾人也有罪,但是什麼推使人犯惡,這點正讓人反思,尤其在今天香港的政治社會環境,血腥與暴力其實往往不及權力與制度恐怖。

《飢餓鬥室》的劇情發展不斷有驚喜及神來之筆,不過當中仍有犯駁之處,特別是結局我覺得有點難自圓其說,不過論創意與心思,這絕對是不俗之作。

評分: 7.5分
 

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下半場 (We Are Champions)

9

影片: 《下半場》(We Are Champions)
導演: 張榮吉(Chang Jung Chi)
日期: 4/3/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F7

兩個屈屈不得志的籃球天才兄弟,本只留連於街頭籃球,但終於被球隊發現,弟弟加入了冠軍隊,哥哥則加入了名氣遠低的球隊,但兩人都同樣為了爭勝而努力奮鬥。

我欣賞《下半場》拍得節奏爽快,球場上賽事實感強,片中眾人都為追求理想而努力,青春勵志,雖然後面不免有丁點煽情,但整部電影都讓人感到充滿幹勁。

我自己覺得可改善是寫弟弟參加了籃球隊而令兄弟反目這一點。之前一直描寫兩人關係深厚,兄弟突然變成陌路人有點難信服。另外,父子的感情關係描寫亦可多加著墨。最後一場比賽篇幅可以再加長再刺激一點,例如多點戰術變化,便可把高潮推得更高更精彩。

張榮吉的作品,之前看過《逆光飛翔》,我自己非常喜歡,拍得既年輕又美麗。《下半場》未及《逆光飛翔》般細膩,但也是出色值得欣賞的作品。

評分: 7.5分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陽光兔仔兵 (Jojo Rabbit)

8

影片: 《陽光兔仔兵》(Jojo Rabbit)
導演: 泰格韋替替(Taika Waititi)
日期: 24/2/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3

《陽光兔仔兵》主角是在德國生活的一名小男孩,他非常祟拜希特拉,完全相信並視猶太人為敵人。他對希特拉當然是一種盲目祟拜,有趣希特拉不時出現像他的好友。但矛盾是小男孩本身心地本身善良,與德軍的殘酷相反,因此格格不入。他發現躲在家中生活的猶太少女,發現現實與想像的完全不同,自己更不經意對她產生傾慕。

這是一部關於二次大戰的黑色喜劇,透過主角小男孩的角度,去看戰爭的荒誕與無情。一開首片頭便配上The Beatles 的"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去反襯希特拉的暴行便可見一斑。在小男孩的視點下,我們看不到外面的戰爭,甚至母親經常外出到那裡,小男孩與觀眾也一無所知,到發現時已經是無可挽回,既是無知又是無情。最後主角終於「參與」戰爭,但現實與想像再次不相乎,少年軍的「奮戰」更讓他驚醒。

整體來說《陽光兔仔兵》是有笑有淚,亦有奇筆,不過未算對戰爭有強烈控訢,我覺得可以再瘋狂戲劇化或是更黑色一點。導演Taika Waititi之前拍過在大製作《雷神奇俠3:諸神黃昏》,今次《陽光兔仔兵》相對個人與感性,而他本身亦是一位演員,今次亦在片中自演神出鬼沒的希特拉一角。

另:因為武漢肺炎肆虐,我也差不多一個月沒有進戲院。今日再進戲院,人也不多,戲院也實施隔行買位,令觀眾可以保持距離。似乎比2003年SARS時更懂得變通,想起當年也是帶著口罩去戲,還是看差不多滿座的電影節。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戲棚 (Bamboo Theatre)

7

影片: 《戲棚》(Bamboo Theatre)
導演: 卓翔(Cheuk Cheung)
日期: 29/1/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7

紀錄片《戲棚》以戲棚搭建為開首,以戲棚拆卸為終結,在此之間記下在戲棚內外的人和事。戲棚,可謂既是生活,又是藝術。搭建戲棚的目的是為了祭祀,亦提供了一個讓人聚合,讓人去欣賞戲曲藝術的地方。《戲棚》讓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戲棚內的角色,尤其是演員與工作人員們在後台的工作時一絲不苟,還有他們一些看似瑣事但有生命的生活細節。

另一有趣是戲棚除了它本身的功能性外,搭建戲棚亦是了一種建築藝術。《戲棚》呈現出如何透過人的一雙手,不用一口釘,卻能把戲棚細緻巧妙地建於不同的環境,建立出一個可以讓人凝聚生活的空間。

這是我第一次看卓翔的作品,我非常欣賞他拍攝這個題材含蓄細膩的處理手法。他不介入以及不加插訪問片段,讓觀眾能更寧靜地感受到片中的生命氣息,更重要是體現出戲棚的一種人文精神。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1917:逆戰救兵 (1917)

6

影片: 《1917:逆戰救兵》(1917)
導演: 森曼達斯(Sam Mendes)
日期: 23/1/20
影院: UA青衣城
座位: D8

劇情是關於兩個士兵,為保前線兄長的生命,奉命穿過戰區通知前線敵方埋伏,下達停止進攻命令。故事概念令人想起《雷救霆兵》,不過兩者風格上很不同《雷救霆兵》較接近傳統戰爭電影,著重節奏與戰爭,氣氛緊湊《1917:逆戰救兵》則是文戲較重,著重心理細節。

《1917:逆戰救兵》的賣點是一鏡直落的攝影,這當然並非真正一鏡到尾,而是配合出色剪接與電腦特技,在配合大場面,視覺上絕不簡單。像開首在戰壕中穿梭便安排細緻,場面調度出色。單看《1917:逆戰救兵》的技術是高超出色,甚至比當年《飛鳥俠》更大膽。不過可惜是在戲劇上的欠缺深度,手法亦太簡單,像片中的首尾呼應便太簡單表面,亦未能運單鏡頭美學去提昇電影的層次。其實Sam Mendes並非第一次拍戰爭片,當年前他便拍過一部出色的反戰電影《平頭日記》(JARHEAD)。《1917:逆戰救兵》感覺上亦上表現類似主題,我覺得導演是希望用緊貼主角的鏡頭,用一種個人的角度,去表現人與戰爭的關係,以至戰爭的無情,生命的脆弱,但可惜在劇本的不足下未能成功。

導演Sam Mendes過往拍文戲較出色,但在兩部《007》似乎開始漸走向商業大製作,不過當中亦見他保留個人特色。像《1917:逆戰救兵》雖然仍有不足,但絕對一次出色的嘗試與表現。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小婦人 (Little Women)

5

影片: 《小婦人》(Little Women)
導演: 姬達嘉域(Greta Gerwig)
日期: 22/1/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G7

導演Greta Gerwig 善拍女性電影,上部《不得鳥小姐》便是部出色的女生成長故事,今部《小婦人》更是關於一家四姊妹的故事。

四姊妹再加上母親及女傭人,真是全屋女性。片中四姊妹性格都不同,大家姐是淑女、主角則是獨立多愁善感的作家、三妹是敢愛敢恨的畫家、四妹則是沉默寡言的鋼琴家。導演最出色的便是細緻地描寫眾人的感情。她們性格各不同,因此常有爭吵,但又姊妹情深,在重要關頭都表現出對大家的愛護,細膩動人。

眾人中以主角Jo的心理情感最複雜。她追求自由獨立,不依靠男性生活,不追求愛情,努力在男性社會中成為具自己想法的作家。但在妹妹離開後,重新渴望被愛,卻與密友及妹妹構成三角關係。

記憶中未有看過以前的《小婦人》電影,這部新版《小婦人》整體情節豐富多彩,人物角色生動有趣,感覺新鮮而有時代感。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超級無敵羊咩咩大電影之天外飛咩 (A Shaun the Sheep Movie: Farmageddon)

4

影片: 《超級無敵羊咩咩大電影之天外飛咩》(A Shaun the Sheep Movie: Farmageddon)
導演: 李察菲蘭、威爾比察(Richard Phelan, Will Becher)
日期: 19/1/20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D8

我一直很喜歡《超級無敵羊咩咩》系列,沒有對白但卻非常惹笑過癮。新一部作品《超級無敵羊咩咩大電影》,更飛出農場,玩上太空。

《超級無敵羊咩咩大電影之天外飛咩》繼續一貫的幽默風趣,無論是角色、笑料、場景、剪接等都出色。羊咩咩再加今次的小外星人都生動有趣,小孩看得開心。今次更大玩《黑超特警組》、《E.T.外星人》等科幻電影,成年人看也會覺得別有趣味。後段土炮外星嘉年華構思有趣,更誤打誤撞上映科幻大戰,最後當然有驚無險。

定格動畫製作絕不簡單,所以難得《超級無敵羊咩咩》系列能長拍長有,而且保持水準,絕對值得支持。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星夢女神:茱地嘉蘭 (Judy)

3

影片: 《星夢女神:茱地嘉蘭》(Judy)
導演: 胡柏高迪(Rupert Goold)
日期: 17/1/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茱地嘉蘭自小走紅,亦因此飽受演藝界的摧殘,包括因控制體重而被限食及服藥,對她造成心理影響。

中年的主角茱地嘉蘭事業走下坡,為了兒女的生活以及生計,於是走到英國繼續演唱,亦似乎在那裡找到生命的第二春。可惜她繼續遇人不淑,加上性情是起是跌,以至失場表演。在戲劇上《星夢女神:茱地嘉蘭》是新意不足,人生的高低起跌處理得未夠戲劇化,更重要是茱地嘉蘭的心理層次描繪太表面。對兒女的愛,對愛人的愛,工作的壓力,或是對演藝的熱愛,其實可以構成更對立更立體的人物角色。片中最吸引一段我覺得是遇上一對男同性戀歌迷,不單是他們間含蓄的關懷與肯定,而是他們同樣地面對尋覓真愛的困難以及不為世人所理解的共通點,產生著一份共鳴。資料說茱地嘉蘭在當時是同性戀的象徵,不知是否因此而加入此段情節。

我自己不熟識茱地嘉蘭,只聽過她的名曲OVER THE RAINBOW。有趣的是茱地嘉蘭曾參演的電影A STAR IS BORN,由BRADLEY COOPER與LADY GAGA主演的版也剛於去年上映,不過在《星夢女神:茱地嘉蘭》中未有觸及這部電影。

評分: 7分

南方車站的聚會 (The Wild Goose Lake)

2

影片: 《南方車站的聚會》(The Wild Goose Lake)
導演: 刁亦男 (Diao Yinan)
日期: 17/1/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2

刁亦男憑《白日焰火》在國際影壇打響名堂,新作《南方車站的聚會》也有特色,是一部不一樣的黑幫電影。

開首是慢慢的,由一對陌生男女的對話,打開曲折複雜的劇情。事源黑幫爭地盤,主角兄弟被殺,自己則錯殺警員,成為通緝犯,被黑白兩道同時追殺,兩邊受敵。眾人為了懸紅賞金,各懷鬼胎,片裡便是一次關於忠誠與背叛的考驗,看盡人性陰險一面。男女主角兩人都為了自己,努力掙扎生存。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一部既風格化又奇情的黑色電影。最深刻是片中那個三不管之地,像是以前香港的九龍城寨,有著各種人物與生活。雖然是個罪惡城,卻又是低下階層的生活空間,亦有一個漂亮的湖泊,充滿矛盾對立,又有一份特別的生命感。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李察朱維爾:驚世疑案 (Richard Jewell)

1

影片: 《李察朱維爾:驚世疑案》(Richard Jewell)
導演: 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
日期: 3/1/20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7

改篇自真人真事,1996阿特蘭大炸彈恐佈襲擊,因被一個機警的保安員發現,而令傷亡人數大大減低。一夜間他變成國家英雄,但接踵而來的卻是被懷疑是疑犯,不但被FBI調查,更被社會與傳媒公審。

導演奇連伊士活繼續老馬有火,雖然據說美國票房不好,但我覺得拍得不差,對處於困境的人物描寫仍然出色。主角一下子由英雄變成狗熊的轉變本身而充滿戲劇性,而他與他的律師努力扭轉敗局,對抗政府與傳媒的過程亦很有戲劇張力。

片中或事件中的爭議點是疑犯未審先判,不斷被警方或傳媒描繪成殺人犯,有違公平公義。這情況其實亦可見於近期半年的反逃犯條例修定的示威中,示威者常被政府,警方或某些傳媒選擇性地描繪成破壞社會的份子,更突顯社會的不公不義,亦令人明白中立客觀的傳媒的可貴。而主角一直崇拜國家,渴望加入紀律部隊,保衞國家盡國民責任,但現實卻是反被FBI玩弄,甚至差點被陷害,兩者構成強烈矛盾與對比。
 
評分: 7.5分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2019我最喜愛電影

又是時候選出今年十部我最喜愛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


 
影片: 《我不是藥神》(Dying To Survive)
導演: 文牧野(Muye Wen)
短評:導演的輕生是一個可惜。作品中可見導演對藝術創作的堅持,那份對生命強烈的無助感最令人難忘。


影片:《日日是好日》(EVERY DAY A GOOD DAY)
導演:大森立嗣(Tatsuhi Omori)
短評:就像泡茶一樣,《日日是好日》讓人慢慢細味,讓人慢活細看生活。

影片: 《邊境奇聞》(BORDER)
導演: 亞里亞巴斯(Ali Abbasi)
短評:冷峻而充滿異色與創意的黑色童話,令人對道德產生反思。


影片:《星仔打官司》(Capharnaum)
導演:娜迪拉巴琪(Nadine Labaki)
短評:拍得寫實而感人,透過一對小孩的眼睛,看出低下階層在生活的痛苦與掙扎。


影片:《喪青獻世樂團》(We Are Little Zombies)
導演:長久允(Nagahisa Makoto)
短評:導演首部長片,但玩味十足,黑色荒誕,充滿時代的元素。

影片:《淪落人》(Still Human)
導演:陳小娟(Oliver Chan Siu Kuen)
短評:把生活拍得寫實細膩,充滿人情,亦有樂觀正面訊息。

影片:《上流寄生族》(Parasite)
導演:奉俊昊(Bong Joon Ho)
短評:透過黑色幽默與荒誕的手法,表現出貧富懸殊為了生存下的人性。


影片:《撞死了一隻羊》(Jinpa)
導演:萬瑪才旦(Pema Tseden)
短評:影像出色,充滿詩意與禪意,一部關於生可與因果的電影。


影片:《萬千痛愛在一生》(Pain and Glory)
導演:艾慕杜華(Pedro Almodovar)
短評:艾慕杜華半自傳式電影,亦是他近年佳作,個人而細膩。


影片《情迷紐約下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
導演:活地亞倫(Woody Allen)
短評:生動有趣的愛情喜劇,浪漫而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