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冬日甦醒 (Winter Sleep)

44

影片: 《冬日甦醒》(Winter Sleep)
導演: 魯里比茲舍蘭(Nuri Bilge Ceylan)
日期: 24/1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康城影展金棕櫚大獎得主, 土耳其電影大師魯里比茲舍蘭的作品. 導演前作我只看過《三隻猴子》, 但已看到導演運用電影語言的功力, 而人與人關係的描寫也深刻.

《冬日甦醒》說的也是人與人的關係. 近乎沒有戲劇的電影, 電影發生在寒冷而與世隔絕的酒店內, 描寫出人與人之間似近而疏離的關係. 跟《三隻猴子》的淡淡與留白相反, 三小時的《冬日甦醒》運用了有大量的對白, 而且運用得很出色, 非常有諷刺性. 片中特別針對人如何面對與處理善與惡, 人往往會把事情理想化, 以去瞞騙自己. 或是像男主角一樣, 不斷選擇去逃避, 但只有坦諴面對, 才能解決問題.

除了精彩的對白外, 還要一提片中一流的景觀. 融於自然環境的洞穴酒店, 還有大量現場燈光的運用, 構成一幅幅漂亮的畫面.

評分: 7.5分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哈比人:五軍之戰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43

影片: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導演: 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
日期: 22/1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來到《哈比人》最後一集,亦應當是整個《魔戒》系列的完結,不過《哈比人:五軍之戰》未能做到讓人難忘的完結。 

一直以來遊走各神袐壯觀的地域,是這系列電影的一個賣點,不過今集沒有了精彩的探奇之旅,擺明車馬是以戰爭場面掛帥。五軍大戰,讓人期待各種兵器、魔法與陣法,締造一場出色的戰役。但結果沒有出人意表,火龍只是不堪一擊,大軍戰鬥也比不上《魔戒二部曲: 雙城奇謀》的緊湊。我沒有看過原著,未知是否因忠於原著而限制了發展。

今集最深刻的應是矮人與精靈的感情,其他沒大驚喜。相比起來我覺得上一集《哈比人》更豐富,更精彩吸引。

評分: 7分

大英雄聯盟 (BIG HERO 6)

42

影片: 《大英雄聯盟》(BIG HERO 6)
導演: 當賀爾、基斯威廉士(Don Hall & Chris Williams)
日期: 22/1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改篇至MARVEL的漫畫,《大英雄聯盟》有別於其他MARVEL的英雄系列,是一部較適合兒童的動畫。我想若是在MARVEL STUDIO製作下,《大英雄聯盟》未必有機會面世,而迪士尼收購MARVEL,正就有利於發展這類以男孩觀眾為對象的電影動畫市場。

有別其他美國動畫,這部動畫以日本人作為主角,故事發生的地方也滿是日文字,算是荷利活對另一個重要的漫畫文化之地日本致敬。Baymax這機械人也有點讓人想起日本的小露寶,像棉花糖的他變身成英雄,挺有趣。《大英雄聯盟》故事雖然簡潔,但節奏明快,善良的Baymax的目的就是要治癒內心充滿創傷的Hiro,不求回報,捨身為他人,主題正面。身邊能有一個萬能忠誠的朋友,正是很多男孩的幻想。

《大英雄聯盟》未算帶來太大驚喜,亦不像《反斗奇兵》般要小孩題材說出成年人的內心故事,但做到雅俗共享。

評分: 7分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 (BOUNDLESS)

41

影片: 《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BOUNDLESS)
導演: 林澤秋(Ferris Lin)
日期: 19/1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關於香港電影的紀錄片不多, 杜琪峯作為香港電影的其中一個代表人物, 以他作為紀錄片題材是合適的選擇.

想不到一個關於香港電影的紀錄片會由一位北京來的學生完成, 不過或許旁觀者會看得更清.
導演貼身追訪杜琪峯多年, 讓我們看到鏡頭背後, 杜琪峯對電影的熱誠, 對電影不離不棄, 如何在電影市道低潮時找尋出路, 還有他對後輩無私的關愛與提攜. 我很欣賞杜琪峯的創作思路. 他說自己還是在學習拍電影, 重點是代表他不斷在求進步, 勇於嘗試, 突破自己. 這是創作最重要的元素.

導演林澤秋的這部紀錄片, 內容扎實, 處理平衡得不錯, 不過就是有點兒太穏陣. 其實可以更大膽去嘗試, 或以更多不同角度去切入杜琪峯, 令他更立體, 還有就是細節與美學上亦有改善空間.

評分: 7分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星際啟示錄 (Interstellar)

40

影片: 《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
導演: 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
日期: 16/11/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大家都期待著《潛行空間》與《蝙蝠俠》後,基斯杜化路蘭會再帶來什麼驚喜。《星際啟示錄》,是導演為大家帶來兩個多小時的時空旅程。

太空科幻電影的經典,當然不能不提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影迷們亦不能發覺《星際啟示錄》對《2001太空漫遊》回應,像來自土星的訊號,或是讓人想起巨大石碑一樣的機械人。雖然說是科幻電影,但《星際啟示錄》卻感覺很寫實,主要是影片運用真實的物理理論去創作故事,讓它不會流於天馬行空式的科幻,再加上導演堅持減少使用電腦特技,用實景與模型拍攝,令畫面更有實感與說服力。像沙塵暴中的小鎮,或是全是海洋與冰封的外星球等場面,都深刻難忘。

基斯杜化路蘭用一部英雄電影《蝙蝠俠-黑夜之神》去說人性,今次則用一部科幻巨片《星際啟示錄》去說愛。世事萬物都逃不過物理定律,只有愛,可以穿越時空。在孤獨的大空中,人是多麼渺小,多麼容易迷失。唯有靠著愛,才可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成了人的生存目標。

評分: 8分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渴罪 (The World of Kanako)

39


影片: 《渴罪》(The World of Kanako)
導演: 中島哲也 (Tetsuya Nakashima)
日期: 7/11/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中島哲也 《告白》的出色,讓人對 《渴罪》抱著同樣的期待,但看後卻有點兒失望。

中學生少女突然人間蒸發,身為前警員的父親四處追查,發現一個完全陌生,懷著驚人秘密的女兒。跟《失蹤罪》一 樣, 故事由家人失蹤始,同樣地劇開首以推理模式推進。不過《渴罪》以影像掛帥,快速凌厲的剪接,運用大量蒙太奇。故事重心是用暴力與死亡去表現愛,因此片中出現很多血腥暴力畫面,還搞出同性戀童等,但我覺得有點太誇張賣弄。

像天使的少女卻是邪惡魔鬼的化身。到最後所有人都因為她失去人性理智,大開殺戒。戲劇處理有點走火入魔,不像《告白》冷峻與收放自如。

評分: 7分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爭氣 (MY VOICE MY LIFE)

38

影片: 《爭氣》(MY VOICE MY LIFE)
導演: 楊紫燁(Ruby Yang)
日期: 29/10/14
影院: THE ONE
座位: G10


近年紀錄片在香港電影中逐漸抬頭,數年前張經緯的《音樂人生》,是其中一部佳作,《爭氣》比《音樂人生》更出色,應該是今年最出色的香港電影。

《爭氣》紀錄一班來自不同學校的中學生,參與一齣音樂劇演出。學生各人各有不同的難題,有的有學業問題,有的人有紀律問題,有的是視障人士,有的面對著社會的壓力,有的自我迷失。戲劇的重心是呈現人的轉變,《爭氣》讓我們看到一班年青人在參加這齣音樂劇中,他們如何突破自己的障礙, 如何改善與家人的關係,或與其他人溝通合作。一個演出可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過場, 但背後卻可能改變了他們整個人生。

電影從來不需要煽情的劇情, 真實真摯的故事勝過千言萬語。《爭氣》令很多觀眾感動。感動的不單是看到對年輕人不捨不棄的老師與父母, 更重要是追尋著理想與目標的年青人,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希望。我們往往看輕年輕人, 但他們有時比成年人更懂事更看得真。

現實社會上一班年輕人正正為他們的未來努力爭取,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正正需要給他們機會與支持。

評分: 8.5分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失蹤罪 (Gone Girl)

37

影片: 《失蹤罪》(Gone Girl)
導演: 大衛芬查 (David Fincher)
日期: 10/10/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失蹤罪》是近年其中一部出色的推理偵探電影,獲得大部分影評與影迷讚賞.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小鎮. 一天丈夫與妻子吵架後離家,回家發現妻子失蹤了. 看似只是一單失蹤案,丈夫卻漸漸發現背後案中有案, 故事發展完全出人意表, 未到最後一刻也不知結局如何. 精彩的佈局, 像一盤棋局,看著夫婦兩人機關算盡,去扭轉局勢,可謂峰迴路轉. 當中心理描寫出色,兩人如何由愛變成恨. 正所謂黃蜂尾後針,當一個女人恨一個男人時, 可以像大魔頭一樣冷血可怕.

比起大衛芬查以往的推理偵探作品,《失蹤罪》有別於《龍紋身的女孩》的冷峻或是《殺謎藏》的黑色電影風格, 它以家庭與愛情作為起點,拍出美國小社區的生活味道. 有趣的是大家在意在其他人面前建立的形象,努力要演出一對幸福的夫婦,比追尋真相更重要.

評分: 7.5分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麥兜. 我和我媽媽 (McDull. Me and My Mum)

36

影片: 《麥兜. 我和我媽媽》(McDull. Me and My Mum)
導演: 謝立文 (Brian Tse)
日期: 7/10/14
影院: 嘉禾青衣
座位: H6

已經拍了多集的麥兜,最出色的是首兩部《麥兜故事》與《麥兜菠蘿油王子》. 之後幾部有起有落, 今部《麥兜. 我和我媽媽》成績只算一般.

今部稍為跳出懷緬舊香港情懷的框架, 改為描寫辛勞香港人的故事. 長大後的麥兜成了大偵探, 透過他訴說小時候的故事, 表現香港人能屈能伸的性格, 懂得靈活變通, 即使像麥太命中註定中不了六合彩發不了達也不緊要, 最重要是相信自己會成功, 勉勵今天的香港人不要放棄, 要在逆境中自強. 題材正面, 但影片只觸及表面, 未有深入去探討,  或許可以藉大偵探麥兜查案過程找尋更多發揮空間.

上集麥兜噹噹伴我心加進了大量楊學德的漫畫風格, 今集只保留一點, 基本上回歸麥兜過往的風格.
評分: 7分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黃金時代 (The Golden Era)

35

影片: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
導演: 許鞍華 (Ann Hui)
日期: 3/10/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G3

在一系列寫實風格的香港電影,如《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後,許鞍華再回到國內,拍了一部以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為題的傳記電影。

許鞍華對女性電影的捕捉能力,不用懷疑。蕭紅只有三十一年的短暫人生,電影拍攝了她廿多歲到她離世短短幾年間的故事。她率性,敢愛敢恨,不隨波逐流,無論是處事或是創作,都堅持自己感性的個人風格。在那個時代背景,她成了一個新女性的象徵。雖然故事只發生在幾年間,但感覺上卻覺得像過了整個世紀。不過與其說是她人生璀璨,倒不如說是她活在一個璀璨但又瘋狂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無疑是用心細膩,特別是表現在那時代無力的掙扎感。但在感受著她悲劇式的人生時,影片又欠缺一點花火,未能在紀錄及抒發層面外,去讓大家對蕭紅這個人物產生更多共鳴與思考。

評分: 7分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情迷月色下 (Magic In The Moonlight)

34

影片: 《情迷月色下》(Magic In The Moonlight)
導演: 活地阿倫(Woody Allen)
日期: 29/9/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3

放下《情迷藍茉莉》的尖酸刻薄,活地阿倫再回到浪漫愛情喜劇。

一個善於拆穿戲法,卻非常自大的魔術師,遇上一個神秘不可思議的通靈少女。一個篤信科學,一個則似有超自然力量,形成一種衝突,卻正是吸引之處。愛情讓人盲目,即使你有多理性,一頭栽進去便會迷失。愛情本身就像一種魔法,看不見摸不到,也會"叮"一聲發生。將愛情與魔法融合,便增添吸引力。

《情迷月色下》沒有讓你覺得拍案叫絕,但喜歡它的灰諧幽默,在法國鄉郊背景下更見浪漫。

評分: 7.5分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一切從音樂開始 (Begin Again)

33

影片: 《一切從音樂開始》(Begin Again)
導演: 約翰卡尼 (John Carney)
日期: 11/9/14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C5

 《一奏傾情導演的新作,繼續是以音樂與愛情為主題,故事亦都是關於一對愛情失意的男女。

前段節奏較緩慢,特別是開首的插敘有點冗贅。不過一對失意男女相遇之後,產生出火花,節奏明快起來。劇情不算新鮮,也不及 《一奏傾情》的詩意與深刻動人,《一切從音樂開始》多了一份音樂帶來的生命力。最有趣是一班拉雜成軍的樂隊在紐約各處為唱片錄音,構思新穎,在大城小巷與街坊一同演出別有味道。音樂,不單帶來動力,亦彌補了各人的關係,令眾人再走在一起。

Keira Knightley的演唱有意外驚喜,但 《一奏傾情》的歌曲還是較出色。

評分: 7分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我就嚟是歌手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

32

影片: 《我就嚟是歌手》(Twenty Feet from Stardom)
導演: 摩根尼維利 (Morgan Neville)
日期: 5/9/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3

《尋找隱世巨星》引起很大迴響,令被人遺忘的歌手再踏舞台。《我就嚟是歌手》這部紀錄片與《尋找隱世巨星》相提並論,同樣是以無名英雄歌手為主題,不過實際來說前者不及後者出色。

《我就嚟是歌手》有出色之處,就是讓大家認識到和音歌手的工作與心路歷程。不過問題正是紀錄仔細,但主體及主題不夠清晰。片中訪問多個不同和音歌手的故事,一方面探討和聲歌手對音樂的熱誠,另一方面表達由和音歌手轉型成為全職歌手的困難。但對於可以如何去改變,成為一個全職歌手,影片沒有帶出一個讓人思考的引子,讓人共鳴的機會。片尾的年輕女歌手,有著踏上舞台的機會,有著年輕人的衝勁,可惜卻著墨太小,沒有發掘背後的故事。

雖然是紀錄片,但也需要有一份個性,這是《我就嚟是歌手》所欠缺的。

評分: 7分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罪惡城2﹕蛇蠍情人 (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

31

影片: 《罪惡城2﹕蛇蠍情人》(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
導演: 羅拔洛迪格斯 & 法蘭米拿 (Robert Rodriguez & Frank Miller)
日期: 29/8/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3

第一集《罪惡城》風格突破,令人眼前一亮,成為新一代CULT片。多年後才推出續集,讓人期待會否更突破出色。

延續上一集的故事,好警察死後,罪惡城再次翻起風波。今集故事由多個短篇故事組成,更有群星演出。但個別故事劇情零碎,以蛇蠍情人Ava及賭徒Johnny兩段較為吸引。兩段中都有亦正亦邪的角色,背後藏著不同的陰謀與故事,別有戲味。風格化的黑白影像與誇長血腥的暴力美學等仍然出色,但跟上集沒有太大變化,整體不及上集偏鋒異色。

未知是否還會有第三集。但再拍的話必須有扎實的劇本,因為兩集過後,單靠視覺風格已不夠吸引力。
評分: 7分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銀河守衛隊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30

影片: 《銀河守衛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
導演: James Gunn
日期: 5/8/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F9


MARVEL在《復仇者聯盟》外的另一個英雄系列,以為是較兒戲卡通化的故事,但原來是比想像瘋狂過癮。

故事像是太空版的《奪寶奇兵》,一班太空海盜與邪惡勢力為爭奪宇宙寶物而展開爭奪戰。《銀河守衛隊》沒有大明星,沒有大英雄,有的是緊湊豐富的劇情,及久違了的無厘頭喜劇感。拉雜成軍的保衛隊,最有趣的是樹人,看似傻傻的,卻又最厲害和有開心。

它可能並不是一部突出的科幻英雄電影,但以通俗娛樂性來說,比《復仇者聯盟》更出色。尾片留下伏線,為續集舖路。

評分: 7.5分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皮下之慌 (Under The Skin)

29

影片: 《皮下之慌》(Under The Skin)
導演: 祖納芬基里沙(Jonathan Glazer)
日期: 1/8/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Jonathan Glazer與Michel Gondry及Spike Jonez可以說是這個世紀最出色的三位MV及廣告導演。後兩者已活躍於電影創作,但Jonathan Glazer卻是量產的,多年來只有幾部電影作品。

 《皮下之慌》可以說是西方科幻版的畫皮。它藝術味道非常濃厚,未必合大眾,但我卻欣賞。影片發生在蘇格蘭的小鎮,冷峻疏離的感覺很強,令人不慄而寒。全片對白不多,卻有出色的影像,視覺美學突出,營造出別具風格的MOOD AND TONE,達至一部與別不同的驚慄科幻電影。片中有很多暗喻,Scarlett Johansson演活了一個美艷的外星人,諷刺著注重外表的地球人。更弔詭的是她漸對人類的慾望產生好奇,但可惜她只是披著人皮的外星人。

最後以一縷輕煙作結,悲淡而富有詩意。

評分: 7.5分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看見台灣 (Beyond Beauty, Taiwan from Above)


28

影片: 《看見台灣》(Beyond Beauty, Taiwan from Above)
導演: 齊柏林(Chi Po-lin)
日期: 23/7/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G10

《看見台灣》透過鳥瞰鏡頭,展現台灣美麗與污染的一面,可以說是台灣版的《地球很美有賴你》,無論手法與主題都很相似。

台灣這個香港人常到的小島, 有著讓人讚嘆的大自然美景,但亦逃不了污染這個全球性問題,現今每個國家都無一倖免。《地球很美有賴你》以震懾人的畫面去揭示地球污染的問題,《看見台灣》在這方面不及《地球很美有賴你》,不竟比起全世界台灣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但《看見台灣》卻更確實地指出污染問題的主因,其實大家都知道污染存在,只是視而不見,間接令到問題日益嚴重。

如何在追求經濟成果的同時,可以保護地球的環境,仍需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出一分力。

評分: 7分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歸來(Coming Home)


37

影片: 《歸來》(Coming Home)
導演: 張藝謀(Zhang Yi Mou)
日期: 27/6/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這是張藝謀再回歸平凡的作品。

因文革而被分隔的夫妻,再重遇已經是數十年後。人老了,丈夫回來,以為兩夫妻終於可以團聚,但妻子卻患上腦退化症,只認得年輕時的丈夫,等待那不會回來的愛人。

簡單的故事,文革只是背景,重點是夫妻與女兒三人的關係。女兒因文革而遠離父親,更因通報父親而被母親怪責。丈夫能陪伴,但妻子只視他為讀信人。三人關係像近而遠,又像遠而近,有愛有恨。最感動的是丈夫不計較身分,化成讀信人,與妻子一點一點一起找回失去了的時光,不離不棄地陪伴在她身邊。

評分: 7分

變形金剛:殲滅世紀 (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26

影片: 《變形金剛:殲滅世紀》(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導演: 米高比爾(Michael Bay)
日期: 27/6/14
影院: 海運
座位: Q27

故事換上新的角色,引來新的敵人,卻完全沒有為新一集《變形金剛》帶來驚喜。

今集《變形金剛》,只可以用一個糟透的劇本去形容。劇情推砌而不合理,像本來一班博派正與敵人對戰,鏡頭一轉一下子只剩柯柏文孤軍作戰。又像戰爭蔓延香港原因,實有點無理頭。麥加登的借屍還魂也是白費心機。多集以來劇本上一直有一個問題,柯柏文等不只是一部機器,其實都是活生生的角色,應當有細緻的角色設計,現在卻奱得越來越空洞模糊。全片唯一成功的是視覺特技。在香港鰂魚涌舊大廈穿梭,別具特色。中銀及會展戰鬥,實感亦很強。還有新創造的變形軍隊,變形模式亦很有趣。

回想起多年前第一集《變形金剛》電影籌備時,引來一眾變形金剛迷的期待。轉眼間已經來到第四集了,但回顧起來沒有一集是能讓人喜出望外。續集還是會繼續拍下去,希望創作團隊不單只著眼市場,可以用心一點去為變形金剛迷帶來一部真正代表作。

評分: 6.5分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逆權大狀 (The Attorney)

25

影片: 《逆權大狀》(The Attorney)
導演: 梁宇舄(YANG Woo-seok)
日期: 20/6/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今年其中一部我欣賞的電影。故事改編自韓國八十年代,稱為「釜林事件」的政治運動。

電影講述一個不斷求賺錢的律師,卻為了公義,不惜挑戰政府,為一班無辜被成為政治囚犯的青年脫罪。影片拍得有條有理,戲劇感強,特別是表理主角內心的轉變。在法院上的爭辯,則精彩而發人深省,激起人心的正義感。最後一幕處理得沉實而讓人動容,本來以前受盡同行鄙視的主角,因示威犯罪受審,終於受到其他人支持,那份追求公義的心得到認同。

最意想不到的是這件三十年前的事件,竟然跟三十年後現在香港的政治情況那麼吻合。面對現在蠻不講理的政府,我也希望香港人不再只著眼金錢,為未來站起來。正如片中的角色一樣,爭取公義並不好走,但希望大家會努力。

評分: 8分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變種特工: 未來同盟戰 (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24

影片: 《變種特工: 未來同盟戰》(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導演: 拜恩辛格(Bryan Singer)
日期: 30/5/14
影院: 蕟芳百老匯
座位: E6

《變種特工: 未來同盟戰》承接上集《變種特工: 異能第一戰》,今次說的是未來地球已淪陷,狼人要回到教授年輕的時代改變未來。

穿越時空有趣,未來與過去故事同時發展,兩邊都有不同事件發生,令戲劇非常豐富。喜歡過去世界裡,磁力王與蛇妖的亦正亦邪。而未來世界裡的幾場對戰,各人發揮各種異能對抗,動感很強。最成功是透過平行剪接過去與未來的戰鬥,令節奏更緊湊,氣氛更刺激。其實這模式有點讓我想起《廿二世紀殺人網絡3》,最後一段亦運用了平行剪接,同樣是人類面臨接近滅絕的境地,那份絕望與無助感同樣很強。

這是暫時為止,《變種特工》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而今集更有一眾明星助陣,令它更有吸引力。

評分: 7.5分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東京小屋(The Little House)

23

影片: 《東京小屋》(The Little House)
導演: 山田洋次(Yamada Yoji)
日期: 23/5/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7

一個有點老掉牙的故事,鄉下妹來到大城市打工做女傭,漸漸與僱主一家變成像一家人一樣的關係,一起面對家中發生的各種高低起跌。

聽起來有點像《阿信的故事》。不過影片的重心,是表面完美的家庭,女主人卻偷偷地與丈夫的同僚發生曖昧關係。身為女傭亦像女主人好友的她,覺得有責任與義務保住這個家庭的完整,即使終身懷著一份自責與內疚。不過我自己覺得這部分寫得並不突出,相反我更喜歡是女傭與他們一家人如何相處,及他們間的那份感情,更拍得細膩真摯。

末段其實可以處理的更好,找回當年的少主不錯,但揭開的秘密本身沒有驚喜,製造不到感人的效果,反而婆婆媽媽,變得有點反高潮。

評分: 7.5分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伊朗式離婚 (The Past)


22

影片: 《伊朗式離婚》(The Past)
導演: 阿斯加法哈迪(Asghar Farhadi)
日期: 16/5/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原來是與《伊朗式分居》兩個不同的故事,還以為是上一部故事的延續。《伊朗式離婚》拍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婦,如何面對要分開的感情。

影片開首一切像很順利,男女雙方都準備好迎接新生活。但漸漸才發現感情並不是可以簡單切斷,以為可以放低的過去,又再勾起,更陷入三角關係。過程中細緻表現了男女感情又愛又恨的矛盾。前半部推進較慢,但後半部像豐富起來。丈夫為了修補母女關係,結果卻越搞越發現背後涉及兩家人的複雜故事。

《伊朗式離婚》局部可觀,不過整體戲劇不及《伊朗式分居》出色。

評分: 7.5分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香港仔 (Aberdeen)

21

影片: 《香港仔》(Aberdeen)
導演: 彭浩翔(Pang Ho Cheung)
日期: 14/5/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近期兩部關於香港的電影,一部是《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另一部便是《香港仔》。

若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拍的是草根,那《香港仔》便是關於中產, 兩部都呈現香港人面對現今社會與政治困局的情況. 一家三口, 父親是補習天王, 母親是有點過氣的名模, 生下一個外表普通的女兒. 父親終日懷疑女兒是否親生, 心中總插著一頭刺. 母親則遇上工作的問題, 是否為金錢折腰. 還有姑姐, 姑丈, 爺爺等, 每個人都面對著不同的生活問題, 各自想著辦法去面對. 題材有點兒讓我想起楊德昌的《一一》, 但《香港仔》劇情細情不夠豐富深入, 只是點到即止, 欠了點妙筆, 不合彭浩翔以往作品的出色.
 
《香港仔》指的不是香港南區的香港仔, 而是指生於香港的我們. 面對現今的問題, 陳果與彭浩翔可謂一動一靜. 《香港仔》反問大家可以走到哪裡. 我們未必漂亮, 縱使得不到父母的愛, 但我們都是生於此. 大家可以吸一口氣, 忍一忍, 放鬆一點, 嘗試各種方法, 去解決問題.



評分: 7分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蜘蛛俠2:決戰電魔 (The Amazing Spider-Man 2)

20

影片: 《蜘蛛俠2:決戰電魔》(The Amazing Spider-Man 2)
導演: 馬克韋伯(Marc Webb)
日期: 6/5/14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H8

新版《蜘蛛俠》的第二集。今集叫《決戰電魔》,但其實電魔的戲份不重,有點兒浪費了演電魔的JAMIE FOXX,PARKER好友HARRY才是今集的大反派。

故事跟舊《蜘蛛俠》有點不同, 我覺得舊《蜘蛛俠》描寫PARKER與HARRY亦敵亦友的關係較好,新Harry邪得太著跡。整體而言,今集只是不過不失。故事是熟口熟臉,打鬥也不算突出文戲武戲都被另一邊廂的《美國隊長2》比下去。唯一深刻的蜘蛛俠救不到他的女朋友,打破英雄能拯救所有人,能有大團圓結局的定律。原來英雄也有失敗也有脆弱的時刻。

自己始終是喜歡Tobey Maguire的《蜘蛛俠》

評分: 7分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The Midnight After)

19

影片: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The Midnight After)
導演: 陳果(FRUIT CHAN)
日期: 14/4/14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H1

面對今天的香港,實在只感到無奈,難得仍有很多為香港發聲的人。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表現了現今香港的政治及社會問題。先不談背後訊息,單以電影而論,這其實是港產片的一大突破,不單打破港產片不能拍出好的科幻片,此片其實是混合科幻、驚慄懸疑、神怪、公路、喪屍、B片的色情血腥暴力、飛車等電影類型的大雜會式CULT片,應是港產片的一個經典。未知是有意或是無意, 但不完美的故事與風格,今令《那》更自成一格,成了一種特色。

穿越時空,香港一下子變成死城,構思有趣,場面讓我想起Danny Boyle《28日後》的廢城曼徹斯特。而當中背後隱喻,不言而語。另外,只顧自己怕死怕事袖手旁觀,見死不救,總愛扮大老,卻不聽取別人意見,不正是很多香港人的寫照。最喜歡片中傳來David Bowie "Space Oddity" 訊息的點子,絕對是神來之筆。

電影沒有完結,但卻發出清楚的訊息。要團結,才可以逃離神秘人的控制,才能追尋我們的將來。

評分: 8分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性上癮(前篇) (NYMPHOMANIAC (Volume I ) )

18

影片: 《性上癮(前篇)》(NYMPHOMANIAC (Volume I ) )
導演: 拉斯馮特爾( Lars von Trier)
日期: 11/4/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拉斯馮特爾的《失落伊甸園》後另一話題電影。我看的是正場版,性愛場面固然經過刪剪,但對電影影響應不算太大 。

電影開宗明義地說一個性上隱的女子,由懂性開始一路成長的性經歷。有趣的是當中用了很多比喻去解釋心理和生理行為,當中有些比喻頗有趣,只是稍嫌說話太多太白了一點。我喜歡片中的諷刺,像糟透了的失身經歷,或是奧瑪花曼找上門對質的一幕。不過,說的是性上癮,但只看到表面的行為,未深切感受到那份性饑渴的內心。單以前篇來說,我覺得只算一般,不及大島渚《感官世界》,特別是對性不能自拔的描寫。

留待看畢下篇,再作分享。

評分: 7分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美國隊長2 (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

17

影片: 《美國隊長2》(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
導演: Anthony and Joe Russo
日期: 8/4/14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G18

《美國隊長2》應該是《復仇者聯盟2》前最後一部AVENGER系列電影,比起之前《雷神奇俠2》出色得多,亦比第一集《美國隊長》更豐富緊張,及進一步發揮之前不少的伏線。

今集美國隊長加入了黑寡婦,不單令動作線更精彩,亦增添兩人微妙的感情線,令戲劇更豐富。劇情開首佈滿迷團,正邪難分,連神盾局局長也身陷險境。今集特別加重拳腳打鬥,以一敵眾場面緊張。更由地面打到上天空,巨形戰艦出現的場面壯觀,只是可惜出現一下子被便擊破了。

結局留下伏線,讓人期待《復仇者聯盟2》。

評分: 7.5分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推拿 (Blind Massage)

16

影片: 《推拿》(Blind Massage)- 第三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38TH HKIFF
導演: 婁燁(Lou Ye)
日期: 6/4/14
影院: 文化中心大劇院

我很喜歡婁燁上一部作品《春風沉醉的夜晚》,現在終於等到他的新作。

相比起婁燁以往的作品,這部電影豪不花巧,拍得非常寫實,是關於生活的殘酷物語。整部電影主要就發生在一個盲人按摩中心內,中心集合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那裡每個人都面對各樣生活問題,就像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現今社會很難找到真心對待人的人,人總是被金錢地位等遮掩雙眼。對瞎子來說生活像是會簡單一點,但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複雜始終不變。正常人找尋愛難,眼睛看不見就更加難。

雖然拍得用心沉實,但我覺得《推拿》對愛的表達不夠到位,亦欠了一點神采。

評分: 7分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布達佩斯大酒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15

影片: 《布達佩斯大酒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導演: 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
日期: 4/4/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我就是喜歡韋斯安德遜的電影,總會帶來愉快的觀賞經歷,《布達佩斯大酒店》也不例外。

《布達佩斯大酒店》的故事非常有戲劇性,小小的酒店bellboy,卻遇上謀殺遺產爭奪戰,要展開大逃亡。過程非常豐富,驚險刺激,天馬行空,有逃獄又有飛車追逐,絕無冷場,有不少驚喜。同時亦保持導演一貫灰諧幽默的黑色喜劇風格,和帶有靈性覺悟之旅程。

戲中有不少大明星客串,但不只是花瓶角色,是近期群星拱照中做得最出色的一部。

評分: 8分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迷幻了記憶 (Attila Marcel)

14

影片: 《迷幻了記憶》(Attila Marcel)- 第三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The 38th HKIFF
導演: 施梵素美(Sylvain Chomet)
日期: 2/4/14
影院: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這是《幻象師》導演的新作. 真人的演出, 但角色跟劇情同樣有卡通化的感覺.

《迷幻了記憶》跟導演以往很多的電影一樣, 都滲著荒誕妙趣的風格, 輕喜劇的手法去是一件悲劇故事. 《迷幻了記憶》的主角, 是一個自幼失去雙親, 但精於鋼琴的少年, 同樣跟施梵素美其他作品一樣, 主角都是沉默寡言. 戲中最有趣是主角走進神秘的鄰居家中, 踏上一次次像愛麗斯夢遊仙境的奇妙旅程, 令每天黑板的生活帶來變化, 亦讓他可以找回昔日記憶. 主角生世背後真相峰迴路轉, 高潮起跌掌握得很好. 後段比賽的一場迷幻演出, 呼應著之前的夢境世界, 亦是神來之筆. 有別於《幻象師》現實無助的結尾, 《迷幻了記憶》來了個完滿窩心的結局.

少少的題外話, 片中加入了中國情人及與中國人鋼琴比賽, 其實在早前看的另一部電影《觸不到的她》亦見到不是中國元素, 似乎都反映了現今中國人無處不在的小現象.

評分: 8分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白日焰火 (Black Coal, Thin Ice)

13

影片: 《白日焰火》(Black Coal, Thin Ice)- 第三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The 38th HKIFF
導演: 刁亦男(Diao Yinan)
日期: 30/3/14
影院: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展上獲獎的多不勝數,但獲獎的是一部推理偵探電影,我想應該是有點意料之外。

這電影是關於一件橫跨數年的兇案,故事由煤炭發電廠發現斷肢開始,從而引發一連串兇案,很有黑色電影味道。風格上有點讓我想起韓國奉俊昊的 《殺人回憶》,冷峻低調卻暗藏殺機。前半部以偵查為主,但兇案未破,兇手一直不見蹤影。後半部兇手終於露臉,變成跟蹤與反跟蹤的追逐,過程像如履冰薄般步步驚心。

雖然是得獎電影,但我覺得佈局不夠精心刁鑽,過程應可以更豐富緊湊。比起來未必及其他國家的偵探電影,但喜歡它有一種中國式的荒誕感。另外,電影中灰色的人格設計,直接俐落的暴力處理,以中國電影的電影來說,算是嘗試突破的一部。

評分: 7.5分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觸不到的她 (Her)

12

影片: 《觸不到的她》(Her)
導演: 史碧鍾斯(Spike Jonez)
日期: 25/3/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C6

智能手機越來越厲害,一部小小手機不單只可以處理所有日常工作,更可以有人的性格及與人一樣成長。與電腦談戀愛不是新構思,但《觸不到的她》拍人與智能系統的愛情,看似超現實但卻又像離現實不遠,我覺得是新世代愛情電影的經典.

是不懂去溝通,還是害怕失去。溝通成了現今都市人普遍的問題,人與人之間關係越來越疏離。人與智能系統發生愛情,雖然是天馬行空與觸摸不到,但卻反而更真摰窩心。最有趣是原來智能系統亦有猜疑妒忌性格,還有當你以為它比人值得信任,比人更忠貞,更易理解時,卻原來它的不忠比人更甚。在虛擬世界尋找慰藉,那刺激但無助的關係有強烈衝突,亦反映出人內心空虛。

《觸不到的她》拍得非常美,近期最浪漫的愛情片,亦是《玩謝麥高維治》後,我最喜歡Spike Jonez的作品。

評分: 8分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羅馬浮世繪 (The Great Beauty)

11

影片: 《羅馬浮世繪》(The Great Beauty)
導演: 保路蘇雲天奴(Paolo Sorrentino)
日期: 21/3/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5

《羅馬浮世繪》剛奪得本屈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殊榮。是我第一次看被喻為新費里尼的保路蘇雲天奴的電影。

本片沒有強烈故事線,是一部意識流電影,隨意念發展,運用很多象喻與暗示。像影片開首在大廣場上的詩歌唱詠與突然出現的死亡,便已帶出之後對宗教與生命探索等議題。每日沉溺於上流社會生活的著名記者作家,透過他各種奢華耀目的生活與滿口智慧與哲理,反襯出人們華麗生活背後的糜爛與空虛。即使你看似如何高尚,當面對感情與生老病死的問題,原來卻其他所有的人無異,同樣是一樣無助和需要慰藉。

我喜歡《羅馬浮世繪》的感性與詩意。畫面與鏡頭運用尤其突出,帶觀眾是在遊走於這個浮華世界。

評分: 8分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會哭的石頭 (The Reconstruction)

10

影片: 《會哭的石頭》(The Reconstruction)- 第三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The 38th HKIFF
導演: 璜塔拉杜圖(Juan Taratuto)
日期: 19/3/14
影院: 星影匯

今年加入了CINEFAN,,有幸可以觀看《會哭的石頭》優先場,亦是第一次來這間新戲院。戲院設備不錯,但人流很少,似乎要多做優惠吸引觀眾。主辦單位為每位觀眾預備飲品與小食,非常貼心,要多謝電影節的安排。

我在今年電影節選片時沒有留意這部電影,所以是沒有抱著期望進場,想不到是反而有點意外驚喜。這是一部公路電影。一個寡言冷酷的男子,去到遠處替好友暫打理店舖,結果好友離世留下妻子與女兒。電影開首節奏慢慢的,但越來越有戲味。含蓄地描寫出那男子如何從漠不關心,改變到打開心窗地說出過去和關心別人,作出補償與救贖

四處舖滿厚積雪,人與人好像是很疏離,但冰冷的環境裡原來仍看到人情的溫暖。

評分: 7.5分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美味情書 (The Lunchbox)

9

影片: 《美味情書》(The Lunchbox)
導演: 賴舒彼查(Ritesh Batra)
日期: 14/3/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有別於一般Bollywood式的印度電影,《美味情書》是一部文藝味濃的愛情電影, 是我看過的印度電影中最浪漫的一部.

故事起點很有趣,印度有一個比香港地鐵更複雜更有效率的送飯系統,替很多妻子送飯給丈夫,有點不可思義. 開首一段錯摸的交錯剪接便已很有趣,細節微妙呼應. 因為錯誤的運送的午餐盒,把一個步入老年而太太離世的男人,與一個丈夫有外遇的年輕少婦連繫起來,發展出一段像筆友的遙距但微妙的關係. 這段情描寫得非常含蓄,兩人互生情素但卻又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發乎情,止乎禮,令這感情更美麗. 本片輕鬆幽默, 新入職的年青小伙子,還有樓上從未出現的嬸嬸交談,都很有趣.

我覺得片中唯一有點瑕疵的是少婦只是猜疑老公有外遇,便傾心另一男人,稍嫌處理未夠細緻.

評分: 8分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被奪走的12年 (12 Years a Slave)

8

影片: 《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
導演: 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
日期: 7/3/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看本片的時候, 《被奪走的12年》剛奪得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 《被奪走的12年》拍攝美國黑奴年代的問題, 這應是主張民主平等的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 之前塔倫天奴《黑殺令》以黑色誇張的手法去拍攝這個主題, 《被奪走的12年》則平實地呈現出當時黑人生活的苦況.

影片中最可怕的是一夜之間一個人的命運可以由天堂走到地獄. 所有的保障原來是被紙更薄, 而且無論你是如何反抗也是徒勞. 僥倖的可以苟且偷生,有更多是每天過著地獄式的生活. 但可幸的是在絕望中找到人間有情, 令人生仍有一點希望.

《被奪走的12年》表達了人的自私,亦強調要為生命而堅持,不應輕易放棄,用意值得鼓勵. 不過整體卻是意料之內,未有驚喜,不及導演前作《色辱》揮灑自如.

評分: 7.5分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騙海豪情 (American Hustle)

7

影片: 《騙海豪情》(American Hustle)
導演: 大衛奧羅素(David O Russell)
日期: 26/2/14
影院: THE GRAND CINEMA
座位: H7

自己很喜歡《失戀自作業》, 因此導演大衛奧羅素再加上畢列谷巴與珍妮花羅倫絲這班底再度出馬, 已經讓我十分期待.

《騙海豪情》集合愛情與足智多謀騙案. 它走的是小品路線, 比不上《盜海豪情》的大卡士大製作, 但劇本卻更有趣, 亦不乏精句. 情侶騙徒被警方抓到痛腳, 要做卧底搞場大龍鳯, 要釣大魚. 當中佈局有心思, 局中有局, 讓你有意外驚喜. 我最喜歡的是騙徒艾榮被真心為市民謀福利的市長真情感動, 陷入要如何可以全身而退, 又可以不背棄良心與情義的兩難. 人物設計亦沒有令人失望. 每個角色都是帶點神經質, 組合起來既增添喜劇感, 亦令故事發展出不少驚險撞皮與有趣奇筆. 加上本片有多位好演員助陣, 出色的演出, 令本片生色不少.

整體《騙海豪情》有趣吸引, 不過自己仍是最喜歡《失戀自作業》.

評分: 7.5分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華爾街狼人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6

影片: 《華爾街狼人》(The Wolf Of Wall Street)
導演: 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
日期: 26/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3

馬田史高西斯再配上里安納度狄卡比奧, 似乎想再繼《無間道風雲》後, 再次揚威奧斯卡.

《華爾街狼人》可以說是豐富多姿多采, 寫一個小小股票經紀成為金融大鱷的經歷. 內裡與其說是表現發奮圖強, 其實是表現了金錢背後瘋狂糜爛的生活. 我欣賞片中大膽直接, 沒有去遮掩沒有去批判, 就是要讓觀眾去看到那個紫醉金迷, 以嫖賭毒為每天生活一部分的世界可以有多瘋狂墮落, 但它又讓人可以有夢想. 另外, 人物設計特出. Jordan Belfort是有能力之人, 生活在那個世界其實他根本有點身不由己, 那界線一過, 便萬劫不復. 當一個一下子由一無所有, 到變成可以呼風喚雨, 人是很易瘋狂來起來. 最大的毒癮不是各式藥物與美色, 而是成就感, 讓人沉溺.

論娛樂性《華爾街狼人》不會令你失望, 故事豐富, 節奏緊湊靈活, 不過就只是仍欠了點讓你拍案叫絕的驚喜.

評分: 7.5分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金雞sss (Golden Chickensss)

5

影片: 《金雞sss》(Golden Chickensss)
導演: 鄒凱光(Matt Chow)
日期: 5/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我想第一集 《金雞》完成時, 應不會想到往後還會有第二及第三集, 這系列或許還會繼續下去. 但今集卻不及一二集. 第一集緊貼時代, 反映時弊, 做到笑中有淚, 引起港人共嗚. 第二集則著重感情, 亦觸及中港情懷. 但今集則比較胡鬧, 較以往遜色.

今集阿金升級成為媽媽生, 繼續為生計奔波. 只是故事太瑣碎, 有點兒太過堆砌, 像只是為了搞笑而泡製, 戲劇感不強, 鹽花亦略嫌過多. 雖然片中亦有取材近期時事, 亦強調港人與時並進的能力, 但若以表達港人自強不息的訊息來說, 便及不上首集《金雞》.

全片最吸引的是跟同期來日本的自《清須會議》一樣, 有群星客串.  像開首黃秋生與黃子華客串的便相當妙趣.

評分: 6.5分

清須會議 (The Kiyosu Conference)

4

影片: 《清須會議》(The Kiyosu Conference)
導演: 三谷幸喜(Koki Mitani)
日期: 5/2/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C11

三谷幸喜的新作, 本來以為這部是像《黑幫有個荷利活》般瘋狂幽默的作品, 但原來是一部改篇史實的電影, 比想像中拍得認真嚴肅的.

故事是關於日本戰國時代, 織田信長死後織田家內部為了爭上位的一場鬥爭. 影片的重點是諷刺政治. 各軍臣打著維護織田家的旗號, 擁立織田家後繼人, 其實每個人都玩弄著各種政治手段, 最終只為求達到個人利益. 雖然鬥爭過程沒有流下血, 但卻好比戰場一樣激烈. 各人中以羽柴秀吉的角色最出色, 本是一個農民, 表面像猴子一樣嘻皮笑臉, 但其實背後藏著各主意, 有遠大的目光與智慧.

《清須會議》局部有灰諧幽默與諷刺. 不過縱使有群星助陣, 但整體戲劇上不算突出, 未能做到戲劇漲力. 我期望有更出人意表的發展, 現在是欠了驚喜, 有點失望. 

評分: 7分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接近無限漫暖的藍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

3

影片: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
導演: 阿必迪拉堅志澈(Abdellatif Kechiche)
日期: 10/1/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E4

十五歲少女Adele,本來跟男學長拍拖,直到遇上一頭藍髮的Emma,卻才真正掀動內心,令她一直追尋那揮之不去的情感.

一部小品式電影. 雖然是一個同性戀的故事,但不是要去探討異性同性戀取態的問題,而是從個人的角度去說一個尋覓真愛的故事.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讓人產生共嗚的是表達出面對愛情路上起跌離合的無助無奈與空虛. 愛情裡總有激情熱戀與無言冷待的時候,總有做出錯誤而致命決定的時候,而到後悔時往往不能再挽回. 同性的戀愛,因更要承受社會的壓力,令愛情路更崎嶇. 一場激烈的性愛,是一次衝破,衝破內心道德的枷鎖,但激情過後同時亦讓人感到往後失落的那份痛苦. 轉瞬間,人成長了. 在展覽場上,表面上人物一切好像依舊,同內裡卻完全改變了.

藍色的主色貫穿著全片,包括場景,衣著,當然還有藍髮的Emma. 藍色,既有晴朗天空的溫暖,但又是冷色,亦解作悲哀,跟愛情的感覺正好一樣.

評分: 7.5分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風起了(The Wind Rises)

2

影片: 《風起了》(The Wind Rises)
導演: 宮崎駿(Hayao Miyazaki)
日期: 5/1/14
影院: 葵芳百老匯
座位: E3

《風起了》絕對是近年最出色的電影之一, 亦是宮崎駿作品中, 我最喜愛的一部.

這不再單純是一部動畫了. 《風起了》的藝術層次與電影語言技巧, 都是超卓的. 畫面設計一如以往用心出色. 雖然是動畫, 但角色生動真實, 如二郎爬出露台一幕, 便令人緊張擔心. 另外, 暗場處理出色, 像試飛失敗和妻子的離開, 沒有多餘的交待, 簡單卻更細緻深刻. 今次導演不再以小孩觀眾為對象, 是要說一個成年人的故事, 一個讓人去反思生命意義的故事. 取材零式戰機設計師的故事, 美麗的飛行夢想, 卻成了奪去別人性命的工具, 反戰的訊息, 不言而語. 為了理想, 為了去愛, 不怕犧牲, 無視死亡的障礙, 那份情操細膩感人. 風吹起帽子、風吹草動、飄雪、在天空飛翷的巨大飛機, 還有最後化作風的靈魂, 無形的風在影像上很難表達, 《風起了》卻把風拍得變化多端而美麗. 四處吹起無形卻無懼的風, 象徵著我們要勇敢追尋燦爛和美夢的人生.

日漸年老的宮崎駿決定封筆, 影迷們難免覺得可惜. 但《風起了》正鼓勵年輕人要為理想努力, 希望動畫界能有更多出色的新力軍.

評分: 8.5分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玩謝大導演 (Venus in Fur)

1

影片: 《玩謝大導演》(Venus in Fur)
導演: 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日期: 3/1/14
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座位: G4

波蘭斯基繼《躁爸爸狂媽媽》後,繼續以舞台劇創為創作的靈感. 《玩謝大導演》故事以文學作品“Venus in fur”為引子,戲裡一個改篇這作品為舞台劇的導演,因為找不到合適女主角而頭痛,卻突然冒出一個神秘女子來面試.

比起《躁爸爸狂媽媽》的四個演員一個主場景,今次《玩謝大導演》更只得兩個演員一個場景. 一場面試的戲,變成一次慾望與道德爭鬥的歷程. 有趣的是戲中有戲,真實與假戲互相混合呼應,兩個角色一時處於現實,一句對白間卻有跳進舞台劇中. 另一個有趣之處是角色的主客位置妙微地互換,本來是掌握權力的導演由操者控換成了被控制的角色對,迷失在自我沉溺的境界. 戲劇細節充滿曖昧的隱喻,含蓄卻又挑逗性,挑出內心的慾望.

演員出色,導演拿捏計算觀眾的心理,雖然沒有大驚喜,也不失為有趣的作品.





評分: 7.5分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2013年我最喜愛電影

今年看的電影不算多. 但也看了好幾部讓我很喜歡的. 以下是我自己十部2013年最喜愛電影.
排名不分先後.


影片: 《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
導演: 王家衛(Wong Kai Wai)
簡評: 近年王家衛最好的一部, 更難得做到雅俗共賞.


影片: 《巴黎聖騎士》(Holy Motors)
導演: 里奧卡哈斯(Leos Carax)
簡評: 跳出框架, 非常有實驗性的電影, 影迷別注.


影片: 《失戀自作業》(Silver Linings Playbook)
導演: 大衛奧羅素(David O Russell)
簡評: 近年我最喜歡的愛情喜劇之一, 溫馨窩心.


影片: 《癲狗衰七》(Seven Psychopaths) - 第三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導演: 馬田麥當奴(Martin McDonagh)
簡評: 2013年其中一部最有驚喜的電影, 昆頓塔倫天奴的《黑殺令》也被比下去.


影片: 《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 -
導演: 張榮吉(Chang Jung-Chi)
簡評: 太美的電影, 帶著正面積極的訊息.


影片: 《尋找隱世巨聲》(Searching For Sugar Man)
導演: 馬力賓謝萊(Malik Bendjelloul)
簡評: 欣賞那份樂天知命但永不放棄的精神.


影片: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Like Father, Like Son)
導演: 是枝裕和(Kore-eda Hirokazu)
簡評: 細膩地刻劃出父子間的感情故事.


影片: 《一代電影粉皮》(Why Don’t You Play in Hell)
導演: 園子溫(Shion Sono)
簡評: 實在是玩得太過癮, 讓你拍案叫絕.


影片: 《爸媽不在家》(Ilo Ilo)
導演: 陳哲藝(Anthony Chen)
簡評: 細緻寫實地拍出一個家庭裡的故事, 亦拍出如何在冷漠的現實中成長的經歷.


影片: 《風起了》(The Wind Rises)
導演: 宮崎駿(Hayao Miyazaki)
簡評: 宮崎駿封筆之作, 導演技法超卓, 是他的動畫中我最喜歡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