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he sea" - Eleni Karaindrou "By the sea" 是我最喜愛的電影音樂, 恰巧它也是我最喜愛的電影《一生何求》(Eternity and a day)中的主題音樂. 我身邊的朋友可能會聽過我的電話鈴聲. 沒錯, 我的電話鈴聲便是"By the sea" , 在這八年間陪伴著我.
"By this river" - Brian Eno 第一次聽到是在電影《生命中最痛》 (LA STANZA DEL FIGLIO). "By this river"本身是比較傷感沉重, 在《生命中最痛》中, 父親在兒子意外離世後, 聽到兒子生前愛聽的"By this river", 那配合和沖擊是那麼震盪人心. 但到影片結尾, 大家都將一切悲痛放下時, "By this river"音樂又再響起, 來了一個美麗 的對比. 好像讓我們看到, 悲哀只不過是人生一部分, 但那背後卻是藏著對生命奮鬥的花火.同年, "By this river"也在電影《衰仔失樂園》 (Y Tu Mama Tambien)中出現.
"Mad world" - Gary Jules 我是在隨意的情況認識這首歌, 但一聽便愛上. "Mad world"第一個版本是1982由Tears For Fears主唱, 但我喜愛的是後來Gary Jules主唱的版本. 後者在電 腦遊戲"GEAR OF WAR"的TRAILER及電影《死亡幻覺》(Donnie Darko)中出現. Donnie Darko成積中規中矩, 但也有點意思, 不過相比起來"Mad world"更令人印象深刻. Gary Jules的"Mad world"(特別是現場版), 絕對值得一聽再聽.
(並非電影片段)
"Always in my heart" - Los Indios Tabajaras 一聽之下, 你一定會想起王家衛的《阿飛正傳》. 不過我喜歡這音樂, 反而是源於彭浩翔的短篇小說《一八四九年的H.D.LEE牛仔褲》, "Always in my heart" 正是在彭氏這短篇中出現. 有些人會看過我與同學把這小說改篇拍成短片, 也配上"Always in my heart"音樂, 立刻看到故事/影像與音樂之間的化學作用, 不得不佩服彭浩翔在純文字創作時已有這個預視性.
"Clair de lune" - Claude Debussy 這本來已是我最喜歡的古典音樂. "Clair de lune"經常在電影中出現, 但要說我最深刻的, 當然是岩井俊二的《青春電幻物語》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The first time" - U2 雲溫達斯的《地痞酒店謀殺案》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一開場, "The first time"便響起, 畫面由城市遠景, 慢慢來到酒店的天台, 直至TOM TOM一躍起, 音樂才終止. 透過這一曲, 令這個開場更富詩意和讓人想像. 單是這開場, 已令我喜歡了這段音樂和這部電影.